成长中的信心(一)
不见不信
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约四)
什么年龄的人,人自然期待从他身上看见什么样的表现。1个月大的孩子不会爬是正常的,1岁的孩子不会爬就有问题了;2岁大的孩子不会说话是正常的,20岁的人不会说话就令人担心了。可悲的是,在信仰里,这些“有问题”和“令人担心”的现象随处可见,很多已算是信主“高龄” 的人,却仍然像个幼儿。然而,信心成长又有哪些标记呢?耶稣治好大臣之子的事迹(约四43~54)是挺好的参考。
这个故事显示信心成长的几个阶段,第一种是眼见的信心――不见不信。这种信心有2种常见的出发点,第一种是出于好奇。那时,耶稣正离开撒玛利亚北上加利利,回到自己的故乡去。耶稣自己曾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奇怪的是,耶稣这一次回乡却受到热烈的欢迎。表面上这些人好像是相信耶稣,但实际上却只是出于好奇:“加利利人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耶稣到底在耶路撒冷过节时做了什么事?约翰福音二章23节提到,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这里的“信”并不是真实的信心,因为第24和25节说:“耶稣却不信任他们,因为他知道所有的人,也不需要谁指证人是怎样的,因为他知道人心里存的是什么。”这种出于好奇的信心不是耶稣要的,第四章所说的也是同一回事。
另外一种初阶的信心,就是出于需要。这可从那个来求耶稣医治他儿子的大臣身上看出来,他来见耶稣,是求他下去医治他患病的儿子。耶稣的回答似乎带有一点叹息和责备:“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大臣显然“相信”耶稣帮得上忙才会来找他,但是耶稣却看出他是出于自己的迫切需要而来寻求耶稣,在耶稣的眼里,他等于“不信”。
出于好奇和需要的信心其实无可厚非,若非如此人往往不寻求信仰,没有多少人是因为听了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之后觉得合理而信主的。再者,基督教实际上也不是一套理论,而是一个能够实际满足人生命需要的真理。记得有一次,笔者在一个大学生聚会中和一些未信主的中国留学生辩论起“人需不需要信仰”的问题。在中国从小就被灌输无神论的教育,其中一个学生很强硬的反对基督教的论调,辩论到最后他说:“我不需要宗教信仰。”讲完了这句话,大家停了半晌,后来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个大学生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说:“因为你还没受过苦!”传播学的统计也有同样的结论,那些生命中遇见大风暴或大变化的人最容易信主,911之后曾有许多人涌进教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人的生命总会遇见困难,在人生的风暴中,很多人出于自尊而选择倚靠自己,但至终他会发现自己也靠不住,因为人会失误、挫败、病痛、软弱、灰心;另一些人选择靠男女朋友或伴侣,以为爱人一定会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哪知情人移情别恋、反目成仇的事件屡见不鲜;有人选择倚靠金钱和物质,谁知就算拥有这些东西也不能真正带给人满足,有钱还自杀的大有人在。人是有限的,别人也是有限的,物质更是比人低等的东西,所以它们不可能成为人的倚靠。
那么宗教信仰呢?如果宗教信仰不过是人为“精神寄托”,神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那么信仰就比人和物质更虚幻,绝对靠不住。但是基督教所信的神绝对不是这样。他曾经来到人间,用自己的生命和他所做的事活活地证明他就是那位超越人之上的永恒存在者,并且他顾念我们一切的需要,所以他是绝对靠得住的。
如果你是因为好奇和需要而来到教会,抑或因为经历了神在你身上的神迹而信主,是可以了解和接受的;但是,如果信主5年、10年之后还是停留在这个阶段就有问题了。那么,什么样的信心才算比较成熟呢?……(待续)
Post: 成长中的信心(一):不见不信
Link: http://www.aastation.net/2009/02/blog-post_10.html
--
有空的话,欢迎你浏览我们的网站:
《AA小站》:http://www.aastation.net
《真理蔡园》:http://chaigarden.multiply.com
《AA真理电台》:http://www.twango.com/aastatio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