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1日星期六

成长中的信心(二)听了就信

 成长中的信心(二)


听了就信


耶稣告诉他:“回去吧,你的儿子好了。”那人信耶稣对他说的话,就回去了。(约四50





前来祈求耶稣医治儿子的大臣信心,从眼见的信心成长至听从的信心;从不见不信到听了就信。仔细思想这经文,就会发现这个大臣的信心不简单。第1,耶稣的做法并不如他所要求的。他要耶稣亲自去医治他儿子,但是耶稣却只说一句话。耶稣在这里的做法并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耶稣通常都选择亲自为病人按手医治,只有另一次同样的情况,就是他在迦百农医治百夫长的仆人。那时,百夫长来将他仆人的情况告诉耶稣,耶稣动身想去医治,但是百夫长深觉不配,就阻止耶稣说:“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会好了。”结果耶稣夸赞他的信心,并远距医好了他的仆人(太八513;路七110)。但是这个相似的例子并不足以鼓励这个大臣的信心,因为一方面那一件事情发生在这事之后,大臣根本没有先例可追溯,另一方面,在那里是耶稣愿意去医治,却因百夫长不敢当而阻止他前往,这个大臣则是邀请耶稣去而耶稣不去,只是宣告他的儿子得医治罢了。如果我是这大臣,或许我会觉得耶稣不够诚意,而勉强耶稣到我家去。但是这个大臣不是这样,他听了就信,启程回家去了。

信心的成长的第2个阶段,就是渐渐的脱离寻求个人利益的心态,让信仰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举例而言,我们的人际关系上有破口,耶稣教导我们要饶恕得罪我们的人,要爱我们的仇敌,无论你喜不喜欢,神既这样吩咐,你就相信他的教导才是真正对的,并且去遵行,这就是信心。我们的家庭存在矛盾,圣经教导我们丈夫要爱妻子,妻子要顺服丈夫,孩子要听从父母,父母要教管自己的孩子,你愿意遵照圣经的原则来经营你的家庭,这就是信心。我们陷入忧郁的情绪困扰之中,圣经教导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将事情交托给主,虽然不容易,但我们照着去行,这就是信心。

2,我说大臣的信心不简单,因为他的信心须冒风险。他怎么知道耶稣的话可信?这里没有给大臣试验耶稣的话是否可信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大臣的家距离他见耶稣的地方约20哩路。根据第52节,大臣第2天才回到家,这表示他需要在路上投宿一夜。这么遥远的路程,如果回到家才发现儿子的病没医好怎么办?来回40哩的路程不是白跑?换作是我,还是勉强耶稣跟我回家去比较有保障,万一儿子的病不好,耶稣还可以加上按手,就算是医好了,顺便请耶稣吃顿饭也不错。但是大臣完全没有考虑这些可能性,他似乎完全没有怀疑过耶稣的话是否可信。

我们所缺乏的,就是这样的信心。我们头脑里面有太多的“万一”,拿许多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和假想出来的困难来烦恼,结果是庸人自扰,忘记如何信靠神。神要我们饶恕人,我们说:“万一他不饶恕我怎么办?”神要我们爱仇敌,我们说:“万一他反过来占我便宜怎么办?“神要我们专心事奉他,我们说:“万一我的生意或工作受影响怎么办?”神要我们学习交托,我们说:“万一事情越来越坏怎么办?”一个人对神话语的绝对顺服反映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承认神的绝对信实,永无差错,他的旨意、方法、时间都远比我们优越。相反的,一个人对神的话语不顺服也反映了那个人怀疑神的吩咐是也有错误和考虑不周全的可能。

我们都是堕落、不完全的人,我们按照自己的标准、良心、观念来过生活,但这些标准却不一定准确,而世界的次序是那位创造宇宙万有又掌管人类历史的神所定的,我们需要按照他所定的规律来生活,才能走在正轨上。基督教的信仰绝对不是为满足人自私的欲望而存在,它其实是生活每一个层面的指导和规范。

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它的宗教也有很多很好的生活和道德教导,非基督徒也有优越的行为操守,甚至有些比基督徒更好。为什么我们要选基督教呢?我们的信心若停留在这第2的阶段,那么基督教也不过一套的道理,教导人怎么做一个好人而已……(待续)


一个人对神话语的绝对顺服反映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承认神的绝对信实,永无差错,他的旨意、方法、时间都远比我们优越。相反的,一个人对神的话语不顺服也反映了那个人怀疑神的吩咐是也有错误和考虑不周全的可能……(阅读全文) 
Post: 成长中的信心(二):听了就信  Link: http://www.aastation.net/2009/02/blog-post_12.html  -- Andrew Chai 有空的话,欢迎你浏览我们的网站: 《AA小站》:http://www.aastation.net 《真理蔡园》:http://chaigarden.multiply.com 《AA真理电台》:http://www.twango.com/aastation

没有评论: